孩子得了鹅口疮可局部涂抹抗真菌药物、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加强营养支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涂抹抗真菌药物:鹅口疮由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需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制霉菌素混悬液或凝胶,每日涂抹患处3-4次,连续使用至症状消失后2-3天。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抑制真菌繁殖,缓解疼痛和红肿。用药前需清洁口腔,避免食物残渣影响药效。
2.保持口腔清洁:口腔卫生不良易加重感染,需定期用温盐水或专用口腔清洁液轻柔擦拭口腔黏膜。婴幼儿可用纱布蘸取清洁液擦拭,年长儿可指导漱口。清洁后避免立即进食,减少刺激。注意清洁工具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避免刺激性食物:过硬、过酸、过烫的食物可能损伤口腔黏膜,加重疼痛。建议选择温凉、软烂的食物,如粥、蒸蛋等。避免辛辣调味品和碳酸饮料。少量多次进食,减少对患处的摩擦。
4.加强营养支持:营养不良会降低抵抗力,影响恢复。需保证蛋白质、维生素摄入,如瘦肉、鱼类、新鲜果蔬。婴幼儿可适当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次数。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B族或铁剂,促进黏膜修复。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用药后3天内无改善,或出现发热、拒食、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反复发作可能提示免疫力低下或潜在疾病,需进一步检查。记录症状变化频率和程度,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期间注意隔离个人用品,如餐具、毛巾需煮沸消毒。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防止复发。哺乳期母亲需检查乳头是否感染,必要时同步治疗。保持环境通风干燥,减少真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