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急、血尿、下腹部疼痛、排尿中断。具体分析如下:
1.排尿困难:膀胱结石可能导致排尿时尿流变细或分叉,甚至完全无法排出尿液。结石堵塞尿道内口或嵌顿在膀胱颈部时,会明显增加排尿阻力,患者常需用力才能排出尿液,严重时可引发急性尿潴留。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排尿末期的滴沥现象,长期排尿困难还可能引起膀胱壁增厚或憩室形成。
2.尿频尿急:膀胱结石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敏感性增高,即使膀胱内尿液量较少也会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患者可能频繁出入厕所,夜间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若合并感染,尿频尿急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并可能伴随尿痛等不适。
3.血尿:结石在膀胱内移动或摩擦膀胱黏膜,容易造成黏膜损伤出血,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血尿或镜下血尿。血尿通常在排尿末期加重,因膀胱收缩时结石对黏膜的机械刺激更明显。长期反复血尿可能导致贫血,需警惕继发感染或黏膜恶变的可能。
4.下腹部疼痛:结石在膀胱内活动或嵌顿时,可引发下腹部钝痛或胀痛,疼痛可能放射至会阴部或阴茎头部。改变体位时疼痛可能暂时缓解,但排尿时疼痛常加剧。若结石完全阻塞尿道,可能引发剧烈绞痛,伴随大汗、恶心等症状。
5.排尿中断:患者在排尿过程中尿流突然停止,需变换体位或活动后才能继续排尿,这是膀胱结石的典型表现。结石在排尿时随尿液移动至尿道内口,形成球阀样阻塞,导致尿流中断。长期排尿中断可能引起膀胱功能紊乱,甚至继发上尿路积水。
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日常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减少高嘌呤及高草酸食物的摄取,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