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痈是中医术语,指肺部因热毒壅滞、气血瘀阻形成的化脓性病变,与现代医学的肺脓肿、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等疾病相似。其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脓痰,严重者可出现咯血,多因外感风热、痰热内蕴或外伤感染导致。
肺痈的病理过程分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和恢复期。初期多因风热袭肺,症见发热恶寒、咳嗽胸痛;成痈期热毒炽盛,痰瘀互结,表现为高热、痰黄稠带腥味;溃脓期则脓液外泄,咳吐大量脓血痰;恢复期正气渐复,但需警惕余邪未清。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为主,常用方剂如千金苇茎汤、桔梗汤等,结合患者体质辨证加减。外治法可辅以针灸或贴敷,促进脓液排出。
肺痈属急重症,需及时干预以防脓毒扩散。治疗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痰液阻塞。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可适量食用梨、藕等润肺食材。密切观察体温、痰液性状及呼吸状态,若出现咯血增多、呼吸困难等危象,必须结合现代医学手段紧急处理。愈后需调养肺气,适度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复发。日常注意防寒保暖,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