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刺痛需要检查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尿培养及药敏试验、尿道分泌物检查、膀胱镜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尿常规: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或炎症。尿道刺痛常见于尿路感染,尿常规可快速提供初步诊断依据,若白细胞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尿常规还能发现血尿或结晶尿,帮助排除结石或肾炎等疾病。
2.泌尿系统超声:利用超声波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等结构,排查结石、肿瘤或梗阻性病变。尿道刺痛可能由尿路结石引起,超声可明确结石位置及大小,同时评估肾积水情况。对于男性患者,还可检查前列腺是否肥大压迫尿道。
3.尿培养及药敏试验:通过培养尿液中的细菌,确定致病菌种类,并测试敏感抗生素。尿道刺痛若由细菌感染引起,尿培养能精准指导用药,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通常需中段尿样本,确保结果准确性。
4.尿道分泌物检查:采集尿道分泌物进行显微镜检或病原体检测,适用于性传播疾病或非特异性尿道炎。尿道刺痛伴随分泌物时,需排查淋球菌、衣原体等感染,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5.膀胱镜检查: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尿道和膀胱黏膜,适用于反复发作或病因不明的尿道刺痛。可发现尿道狭窄、膀胱肿瘤或慢性炎症等病变,同时可取活检进一步诊断。
检查前需避免服用影响尿液的药物,如抗生素或利尿剂;女性应避开月经期;超声检查需憋尿;膀胱镜检查后可能短暂不适,需多饮水。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