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通常在6个月到2岁之间的婴幼儿中出现,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6个月到18个月。此病由人类疱疹病毒第六型HHV-6或第七型HHV-7引起,通常在春季和秋季高发。幼儿急疹的主要特征是高热,通常在3到5天后伴随皮疹出现,皮疹一般从躯干开始,随后扩展到四肢和面部。
在急疹的早期阶段,幼儿可能会出现突发高热,体温可达到39°C至40°C,伴随可能的轻微咳嗽、流鼻涕或食欲减退。高热持续几天后,体温逐渐下降,随后皮疹开始显现。皮疹通常为小红点,可能会融合成片,触感较平坦,通常不会引起瘙痒。虽然幼儿急疹在临床表现上可能与其他病毒感染相似,但其独特的发热和皮疹模式使得医生能够较为准确地进行诊断。大多数情况下,幼儿急疹是自限性的,经过适当的护理,病情会在一周左右自行缓解。
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持幼儿的舒适和水分摄入是至关重要的。高热可能导致脱水,因此应确保幼儿多喝水或其他液体。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退烧药物来缓解高热带来的不适,但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止瑞氏综合症的发生。在皮疹出现后,虽然一般不会引起瘙痒,但仍需注意观察皮肤状况,保持清洁,避免刺激性物质的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温度,有助于幼儿的恢复。若出现持续高热、皮疹伴随严重不适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幼儿急疹虽然常见,但在适当的护理下,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家长应保持冷静,给予幼儿必要的关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