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发热是中医学的专业术语,指的是人体由于感染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外感病邪中的一种或多种,导致病理性的体温升高,同时伴随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
外感发热主要是由于外界的邪气侵袭人体所致。这些外邪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等。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外邪就容易侵入人体,正邪交争于肌表,从而引起发热。例如,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会使人体的卫气被郁遏,阳气不能正常地宣发于体表,就会出现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风热之邪侵袭,往往发热较重,同时伴有咽干口燥、咽痛、流黄涕等表现。外感发热起病较急,病程相对较短,除了发热之外,还常常伴有一些外感病邪的相关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
在应对外感发热时,有一些注意事项。例如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这样有助于身体恢复正气,增强抵御病邪的能力。饮食宜清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体内的热邪或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还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再次受寒或受热。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高热惊厥、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