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做雾化常用的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黏液溶解剂和抗生素。具体分析如下:
1.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常用药物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能快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适用于急性喘息发作。这类药物起效快,但可能引起心悸等副作用,需严格控制剂量。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2.糖皮质激素:具有强效抗炎作用,可减轻气道水肿和黏液分泌。布地奈德是常用药物,适用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如哮喘。长期使用需监测生长抑制和口腔真菌感染风险。雾化给药能降低全身副作用,但用药后需漱口以减少局部不良反应。
3.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减少气道分泌物和痉挛。异丙托溴铵是代表药物,常与支气管扩张剂联用增强效果。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或严重喘息发作。副作用较少,但可能引起口干或视力模糊,需注意用药间隔。
4.黏液溶解剂:用于稀释痰液,促进排痰。乙酰半胱氨酸能断裂痰液中黏蛋白二硫键,降低黏稠度。适用于痰液黏稠导致的呼吸道阻塞。可能引发支气管痉挛,需谨慎用于哮喘患者。雾化时需密切观察呼吸状况。
5.抗生素:局部用于呼吸道感染,如妥布霉素针对特定细菌感染。雾化给药可直接作用于病灶,减少全身毒性。但滥用可能导致耐药性,需严格遵循适应症。通常作为辅助治疗,联合其他药物使用。
雾化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组合和剂量。避免自行更改用药频率,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雾化后清洁面部和口腔,防止药物残留刺激。使用专用雾化器,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确保儿童安静配合,提高药物沉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