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痛需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关节液分析、关节镜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膝关节外观是否肿胀变形,触摸关节周围有无压痛或发热,评估关节活动范围及稳定性。检查韧带是否松弛,半月板是否存在损伤迹象。常用手法包括浮髌试验、麦氏征等,初步判断疼痛来源及严重程度。
2.影像学检查:X线可显示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或骨折等结构异常。超声能观察软组织如肌腱滑囊病变。磁共振成像对半月板撕裂、韧带损伤及软骨磨损具有较高分辨率。根据症状选择合适手段,明确关节内部病变程度。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排查感染或炎症指标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有助于鉴别自身免疫性疾病。尿酸检测用于判断痛风可能。结合症状选择项目,辅助诊断系统性或代谢性关节疾病。
4.关节液分析:穿刺抽取关节液后,观察颜色与黏度变化。检测白细胞计数区分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结晶检查可确认痛风或假性痛风。培养试验进一步明确病原体,指导抗生素使用。
5.关节镜检查:通过微创技术直接观察关节内部结构,如软骨损伤、游离体或滑膜增生。同时可进行活检或治疗操作,如半月板修复。适用于诊断困难或需干预的病例,准确性高但属有创操作。
出现膝关节痛需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负重,防止症状加重。保暖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减轻不适。饮食均衡可维持关节营养需求。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康复训练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防止错误动作导致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