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漏确实可能影响听力。耳漏是指外耳道或中耳有异常液体流出,常见于中耳炎、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等情况。液体堆积或炎症反应可能干扰声音传导,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听力下降,具体程度取决于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耳漏影响听力的机制与病因密切相关。中耳炎引起的耳漏可能导致鼓室积液,阻碍听小骨振动,使声音传导受阻,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若炎症长期未控制,可能损伤内耳毛细胞,引发感音神经性耳聋。外耳道炎或耵聍栓塞合并感染时,脓液或分泌物堵塞耳道,同样会减弱声音传入。鼓膜穿孔时,耳漏常伴随穿孔边缘炎症,不仅降低传音效率,还可能因细菌毒素侵入内耳导致混合性听力损失。某些罕见病因如脑脊液耳漏可能提示颅底损伤,需紧急处理以避免颅内感染及听力不可逆损害。
发现耳漏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掏耳或滴药,以免加重感染或误判病情。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抗生素控制感染、手术修复鼓膜或引流积液。日常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进水或压迫患耳。游泳或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塞,但不宜长期堵塞耳道。若耳漏伴随眩晕、高热或剧烈头痛,可能提示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诊。听力恢复程度取决于早期干预效果,定期复查听力检查有助于评估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