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确实会对听力产生影响。中耳炎是发生在中耳部位的炎症,可能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炎症会导致中耳腔内积液或脓液积聚,影响声音传导,从而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听力下降。听力受损的程度取决于炎症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及时治疗。
中耳炎对听力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实现。一是炎症导致中耳腔内积液或脓液增多,阻碍鼓膜和听小骨的正常振动,使声音传导效率降低,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二是长期或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可能损伤中耳结构,如鼓膜穿孔、听小骨粘连或破坏,甚至引发内耳感染,导致混合性或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由于咽鼓管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因中耳炎出现听力问题,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影响语言发育和学习能力。急性中耳炎通常伴随耳痛、发热等症状,及时治疗听力多可恢复;慢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症状隐匿,但持续积液可能造成长期听力障碍。
预防中耳炎的关键在于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时注意正确擤鼻方式,避免用力过猛。游泳或洗澡时防止耳道进水,婴幼儿喂奶后应竖抱拍嗝以减少呛奶风险。出现耳部不适、耳闷或听力下降时需尽早就医,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滴耳液。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慢性患者可能需手术置管或鼓膜修复。听力持续下降者应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必要时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听觉装置。戒烟和远离二手烟也有助于降低中耳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