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诃子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治疗黄水病。黄水病是一种以皮肤渗液、瘙痒、溃烂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毛诃子因其收敛、消炎、燥湿的功效,被认为能够缓解相关症状。
毛诃子含有鞣质、酚酸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收敛创面、减少渗液的作用。在藏医和中医理论中,黄水病多与湿热、血毒相关,毛诃子能通过清热燥湿、解毒敛疮改善病情。临床实践显示,毛诃子可外敷或内服,外用时直接研磨成粉涂抹患处,内服则常配伍其他药物以增强疗效。现代研究也证实,毛诃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有助于控制感染性黄水病。
使用毛诃子需注意体质差异和用法。过量内服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孕妇及阴虚火旺者慎用。外敷前应清洁患处,避免继发感染。黄水病病因复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毛诃子虽有一定疗效,但不可替代正规医疗,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