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排尿时哭闹或疼痛、尿液浑浊或有异味、尿频但尿量少、发热或精神萎靡、夜间遗尿或尿床。具体分析如下:
1.排尿时哭闹或疼痛:小儿尿路感染时,尿道或膀胱黏膜受刺激,排尿时可能出现灼热感或疼痛。婴幼儿无法表达不适,常表现为哭闹不安,尤其在排尿时症状加剧。部分患儿可能因疼痛而抗拒排尿,导致尿液滞留。
2.尿液浑浊或有异味:感染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脓液、细菌或白细胞,使尿液呈现浑浊状态,并伴有刺鼻的氨味或腐败味。尿液颜色可能加深,甚至带有血丝,需与其他泌尿系统疾病鉴别。
3.尿频但尿量少:膀胱黏膜受炎症刺激,患儿频繁产生尿意,但每次排尿量较少。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尿急,甚至来不及如厕而尿湿衣物。这一症状需与饮水过多或心理因素区分。
4.发热或精神萎靡:婴幼儿尿路感染常伴随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严重时出现寒战。部分患儿表现为食欲下降、嗜睡或烦躁不安,年龄越小,全身症状越明显,需警惕上尿路感染可能。
5.夜间遗尿或尿床:已具备自主排尿能力的儿童,若突然出现夜间尿床,可能与尿路感染有关。炎症导致膀胱敏感性增高,睡眠中无法有效控制排尿,需排除其他神经系统或发育问题。
尿路感染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引发肾脏损害。诊断需结合尿液检查,必要时进行影像学评估。保持会阴清洁,鼓励多饮水促进排尿。治疗期间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确保感染彻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