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缓解鼻炎症状。其辛温发散的特性有助于通鼻窍、散风寒,对部分风寒型鼻塞、流涕有一定改善作用。现代苍耳子含有的挥发油、苷类等成分可能通过抗炎、抗过敏机制减轻鼻腔黏膜水肿,但具体疗效因人而异。
苍耳子治疗鼻炎的应用需结合证型辨证使用。风寒型鼻炎常见鼻痒喷嚏、清水样涕,可配伍辛夷、白芷增强通窍效果;风热型或过敏性鼻炎则需搭配薄荷、菊花等清凉药物。传统用法包括煎汤内服或研磨后鼻腔给药,但后者存在黏膜刺激风险。药理学实验表明,苍耳子提取物能抑制组胺释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这可能是其缓解鼻部症状的物质基础。单纯依赖苍耳子难以根治慢性鼻炎,合并细菌感染时仍需抗生素治疗。
使用苍耳子存在明确禁忌。生品含有毒蛋白苍耳苷,误食可能引发恶心、肝损伤,必须经过炮制减毒。孕妇、肝功能异常者禁用,儿童用量需减半。临床报道显示,超量服用可能导致头晕、呕吐等中毒反应,内服每日不宜超过10克。鼻腔局部使用时可能出现灼烧感,过敏体质者应先小范围测试。长期连续使用可能损伤鼻黏膜纤毛功能,建议疗程不超过两周。现代医学推荐将苍耳子作为辅助手段,急性发作期仍需配合抗组胺药或激素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