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流鼻涕时,首先要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原因。生理性流鼻涕可能与冷空气、灰尘等外界刺激有关,通常无需特殊处理;病理性流鼻涕常见于感冒、过敏或鼻窦炎,需根据病因对症治疗。保持鼻腔湿润、清理分泌物是基础护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若流鼻涕由感冒引起,可尝试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帮助稀释黏液并缓解鼻塞。哺乳期婴儿可增加喂奶频率,补充水分促进代谢。过敏性鼻炎需远离过敏原,如花粉、宠物皮屑,并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若鼻涕转为黄绿色且持续超过10天,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就医评估是否使用抗生素。注意避免自行购买成人减充血剂,此类药物可能对婴幼儿产生副作用。
护理过程中需观察伴随症状。发热超过38.5℃、呼吸急促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清理鼻涕时动作轻柔,使用吸鼻器或棉签避免损伤鼻黏膜。保持室内湿度50%-60%,减少干燥刺激。饮食上避免辛辣或过甜食物,以防加重炎症。未明确病因前,不建议随意服用中成药或偏方。若宝宝频繁揉眼、打喷嚏,需排查过敏性结膜炎。夜间垫高枕头可缓解鼻塞,但新生儿需避免俯卧以防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