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泻是指突然发生的腹泻症状,病程较短,通常在2-3周内。
急性腹泻的发生通常比较突然,患者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可达3次及以上,粪便的性状也发生改变,可表现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等。其病因多种多样,感染是常见原因之一,如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寄生虫贾第虫等感染肠道后,破坏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引起腹泻。食物中毒,例如食用了变质的食物、被污染的水源,或者对某些食物过敏、不耐受,以及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引发急性腹泻。
出现急性腹泻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因为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以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其次,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如果腹泻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发热、腹痛、呕吐、脓血便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粪便常规、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接受相应的治疗,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掩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