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具有解毒消肿、止痛开窍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等病症。蟾酥是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的分泌物经加工制成,其有效成分如蟾毒配基、蟾蜍色胺等具有强心、抗炎、镇痛作用,在传统医学和现代研究中均有一定应用价值。
蟾酥在中医理论中被归为辛温有毒之品,多用于外治或内服微量。对于疔疮肿毒,可配伍其他药物外敷以拔毒散结;心衰急救时,含蟾酥的制剂能短暂增强心肌收缩力。现代研究还发现,蟾酥提取物对某些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但尚处于实验阶段,未作为常规疗法。使用蟾酥需严格辨证,过量易引发呕吐、心律失常等中毒反应,外敷也可能导致皮肤刺激。
蟾酥属毒性中药材,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孕妇、心脏病患者禁用;内服需经专业炮制以减毒,不可自行采集鲜品使用。与洋地黄类药物同用可能增加毒性,需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出现唇舌麻木、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野生蟾蜍携带寄生虫和细菌,非药用部位切勿随意触碰或食用,避免生态破坏与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