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37岁的孕妇确实属于唐氏筛查的高危人群。年龄是影响唐筛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医学上通常将35岁以上的孕妇定义为高龄产妇,其胎儿患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的风险显著增加。37岁以上的孕妇在唐筛中被自动归为高危群体,需进一步通过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等更精准的方法进行确认。
高龄孕妇的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上升与卵子老化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卵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错误,导致染色体不分离现象,从而增加唐氏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率。统计数据显示,35岁孕妇的唐氏儿风险约为1/350,40岁时升至1/100,45岁则高达1/30。除年龄外,既往生育过染色体异常胎儿、家族遗传病史或超声检查异常等因素也会提升风险等级。现代产前筛查采用血清学指标结合NT超声的联合筛查模式,但高龄孕妇即使血清学指标正常,仍会因年龄因素被判定为高危。
高龄孕妇需在孕早期11-13周完成NT超声和早期唐筛,孕中期15-20周进行血清学筛查。若筛查提示高风险,建议选择无创DNA检测作为初步筛查手段,其检出率达99%以上。对于无创DNA高风险或超声发现结构异常的孕妇,需通过羊水穿刺进行确诊。羊穿存在约0.5%的流产风险,需在专业遗传咨询后决策。整个孕期应保持规律产检,避免过度焦虑,但也不可因惧怕invasive检查而错过确诊机会。合理搭配饮食、控制体重增长、补充叶酸等营养素也有助于降低其他妊娠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