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疳是中医术语,指因肾精亏虚或湿热下注导致的以腰膝酸软、小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多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有关,属于五疳之一,病位在肾,常涉及肝脾两脏。
肾疳的病因可分为虚实两类。虚证多因肾阴或肾阳不足,导致腰膝无力、耳鸣健忘、遗精早泄等;实证则因湿热蕴结下焦,引发小便短赤、尿道灼痛、阴部潮湿瘙痒等。长期熬夜、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或情志失调均可诱发。中医治疗以调补肝肾、清热利湿为主,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或八正散,需结合舌脉辨证施治。
预防肾疳需注重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久坐、憋尿,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入,节制房事。适当运动如八段锦、散步有助于气血流通。若出现持续腰酸、尿频尿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盲目服用补肾药物,以免加重湿热或虚火。长期慢性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肾功能,防止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