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需要检查脑电图、头部影像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视频脑电图监测。具体分析如下:
1.脑电图: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重要手段,通过记录大脑电活动捕捉异常放电。检查时需在头皮放置电极,常规脑电图时长约20-30分钟,若结果不明确可延长至数小时。发作间期可能检测到棘波或尖波,发作期可观察到节律性放电。动态脑电图可连续监测24小时以上,提高检出率。检查前需清洁头皮,避免使用护发产品。
2.头部影像学检查:头部CT或MRI可排除结构性病变,如肿瘤、血管畸形或脑损伤。CT快速便捷,适合急诊排查出血或钙化灶。MRI分辨率更高,能清晰显示海马硬化等细微异常。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血管性或占位性病变。检查前需移除金属物品,孕妇慎选CT。影像学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癫痫,需结合其他检查。
3.血液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及甲状腺激素等,可鉴别代谢性或中毒性因素。低钙、低镁或低血糖可能诱发抽搐。肝功能异常提示药物代谢问题,肾功能影响抗癫痫药物浓度。检查需空腹采血,避免剧烈运动后检测。部分遗传代谢病需特殊基因检测,但非常规项目。
4.心电图:部分心律失常或长QT综合征可能表现为类似癫痫的晕厥发作。常规心电图可发现传导阻滞或异常复极,动态心电图监测偶发事件。心源性抽搐需与癫痫鉴别,尤其病史不典型时。检查前避免服用影响心率的药物,电极贴片需紧密接触皮肤。
5.视频脑电图监测:同步记录脑电与视频图像,精准分析发作表现与电活动关系。常用于术前评估或难治性癫痫分类,监测时间通常为3-5天。需在专业病房进行,发作时由医护人员标记事件。检查期间可能调整药物诱发发作,需家属签署知情同意。
癫痫检查需根据症状选择组合项目,避免遗漏非典型表现。部分检查需多次重复以提高准确性,诊断过程中密切观察发作特征。抗癫痫药物可能干扰结果,检查前应与医生沟通用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