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霉菌感染确实可能引起耳鸣。霉菌侵入耳道后,可能刺激耳道皮肤、鼓膜或中耳结构,导致异常神经信号传递,从而引发耳鸣症状。部分患者还会伴随耳闷、听力下降或耳道瘙痒,耳鸣多为低频嗡嗡声或持续性杂音,与霉菌引发的炎症反应直接相关。
霉菌性外耳道炎常见于潮湿环境、过度掏耳或免疫力低下人群。耳道内潮湿温暖的环境易滋生霉菌,尤其是曲霉菌或念珠菌感染时,菌丝和分泌物可能堵塞耳道,压迫周围组织并干扰正常听觉传导。炎症反应会刺激耳蜗或听神经,导致耳鸣;严重感染可能扩散至中耳,加重症状。临床诊断需通过耳镜观察菌斑特征,必要时取样培养。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如克霉唑滴耳液,配合保持耳道干燥,多数患者2-4周症状缓解。
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可能加重真菌感染。游泳或洗头后应及时清理耳道积水,勿用棉签过度清洁以免损伤皮肤屏障。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激素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和免疫力。若耳鸣持续或伴随眩晕、剧烈疼痛,需排除中耳炎或内耳病变,尽早就医避免听力损伤。治疗期间禁止掏耳,防止交叉感染或真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