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高压综合征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结合降颅压、维持生命体征及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手段。
降低颅内压是治疗的核心环节。临床常用甘露醇、高渗盐水等渗透性脱水剂快速减轻脑水肿,需严格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糖皮质激素适用于肿瘤或炎症相关水肿,但禁用于感染性病因。对于急性重症患者,可考虑过度通气暂时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以收缩脑血管。脑室引流或去骨瓣减压术适用于药物无效或脑疝风险高的病例,需由神经外科评估。病因治疗同样关键,如切除肿瘤、控制感染、纠正代谢紊乱或解除脑血管畸形。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警惕脑疝前兆。渗透性脱水剂使用需避免反跳性颅压升高,注意交替用药或联合利尿剂。长期卧床者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肺炎。营养支持与体位管理如头高位30°不可忽视。部分病例需颅内压监测指导治疗,尤其是创伤或术后患者。药物调整需结合肝肾功能,避免水电解质紊乱。康复期应针对原发病进行随访,部分患者需认知功能评估与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