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感染确实可能导致小腹疼痛。这种疼痛通常由炎症刺激或感染扩散引起,尤其常见于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或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疼痛程度和性质因感染部位及严重程度而异,可能表现为隐痛、钝痛或阵发性绞痛。
泌尿系统感染引发小腹痛的机制与病原体侵袭黏膜有关。细菌如大肠杆菌通过尿道逆行感染膀胱时,膀胱壁充血水肿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下腹正中或耻骨上方疼痛。若感染上行至肾脏,疼痛可能放射至侧腰部或背部,伴随发热、恶心等全身症状。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出现此类症状,妊娠期激素变化也可能加重尿路刺激。前列腺炎或尿道炎患者可能合并排尿痛、尿频,进一步加剧腹部不适。部分患者疼痛与尿路痉挛有关,尤其是存在结石或梗阻时,平滑肌强烈收缩可引发剧烈绞痛。
出现小腹痛伴尿频、尿急或血尿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掩盖病情。尿常规和尿培养可明确感染类型,超声检查能排除结石或结构异常。治疗期间需足疗程用药,多饮水促进细菌排出,避免憋尿及辛辣食物刺激。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需警惕感染扩散风险。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寒战,可能提示肾盂肾炎等严重感染,需静脉抗生素治疗。日常注意会阴清洁,性行为后及时排尿,减少尿路感染复发概率。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必要时可局部补充雌激素改善黏膜防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