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不和的中医治疗以调和肝脾为主,常用方剂包括逍遥散、痛泻要方等。这类方子通过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来缓解胁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兼顾情志与消化功能的调整。
逍遥散是调和肝脾的经典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等组成,适合肝郁脾虚引起的情绪波动、月经不调或消化不良。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整体起到疏肝健脾的作用。痛泻要方则针对肝旺脾虚的腹泻,以白术、白芍、陈皮、防风配伍,抑肝扶脾,缓解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的症状。若兼有湿热,可加黄连、木香;若气血不足,可配伍党参、黄芪增强补益效果。
使用此类方剂需辨证准确。肝脾不和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情志不畅,虚证常伴气血不足,用药需区别对待。孕妇及阴虚火旺者慎用逍遥散;痛泻要方不宜长期单用,避免温燥伤阴。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保持情绪稳定。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避免自行长期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