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僵硬、活动时关节摩擦感、关节肿胀变形、关节活动受限。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疼痛:初期表现为活动后隐痛,随病情进展转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夜间疼痛可能加重。疼痛多位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寒冷潮湿环境可能诱发。疼痛源于软骨磨损后骨面直接摩擦,或关节滑膜炎症刺激神经末梢。
2.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僵硬:关节静止超过30分钟会出现胶着感,活动后逐渐缓解,通常持续不超过30分钟。僵硬与关节液黏滞度增加、滑膜充血有关,区别于类风湿关节炎的长时间僵硬。
3.活动时关节摩擦感:软骨缺损导致关节面不平整,运动时可触及细碎摩擦音或捻发音,严重者伴有弹响。摩擦感在上下楼梯或蹲起时明显,可能伴随轻微震动感。
4.关节肿胀变形:滑膜增生和关节积液导致局部肿胀,晚期因骨赘形成出现关节膨大畸形。膝关节可能出现方形变,手指远端指间关节可见赫伯登结节。肿胀程度与炎症活动相关。
5.关节活动受限:软骨退化及骨赘增生限制关节活动范围,表现为屈伸困难或旋转障碍。膝关节可能出现打软腿现象,髋关节受累时影响穿袜、剪趾甲等动作。
症状加重时应减少爬坡、深蹲等负重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冬季注意关节保暖,肥胖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负荷。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热敷或冷敷,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定期进行非负重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有助于维持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