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发炎后出现血尿可能与免疫反应或感染扩散有关,需警惕链球菌感染引发的肾小球肾炎。扁桃体作为免疫器官,反复炎症可能激活异常免疫应答,攻击肾脏组织,导致血尿。
扁桃体炎常见病原体如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其抗原结构与肾小球基底膜相似。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时可能误伤肾脏,引发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伴水肿或高血压。扁桃体隐窝内细菌毒素可能经血液扩散至肾脏,直接损伤肾单位。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需排查慢性肾病风险,如IgA肾病,其典型特征为感染后肉眼血尿。
出现血尿应立即就医,完善尿常规、肾功能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限制盐分摄入,抗生素治疗感染源。慢性扁桃体炎合并肾病者,可能需手术切除扁桃体以阻断免疫诱因。日常需加强口腔卫生,避免受凉感冒,定期监测尿液变化。注意区分单纯性血尿与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如结石或肿瘤。避免自行服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