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窦炎通过药物治疗通常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急性鼻窦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鼻塞、头痛、面部压痛及脓性鼻涕等症状。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包括抗生素、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和黏液溶解剂等。细菌性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疗程通常为7-10天。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黏膜水肿,改善通气;减充血剂能短期缓解鼻塞,但不宜超过一周以避免反跳性充血。黏液溶解剂帮助稀释分泌物,促进引流。若症状由病毒引起,则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镇痛药缓解头痛,同时配合鼻腔冲洗辅助恢复。
治疗期间需注意避免过度依赖减充血剂,防止药物性鼻炎。抗生素使用应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停药或滥用。保持鼻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但操作需规范。多饮水、适当休息有助于恢复。若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加重,如出现高热、视力变化等,需及时就医排除并发症。过敏体质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吸烟者需戒烟以减少黏膜刺激。合理用药结合日常护理,多数急性鼻窦炎患者能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