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伴有寒战、剧烈头痛与全身肌肉疼痛、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黄疸伴随肝功能异常、出血倾向如鼻衄或牙龈出血。具体分析如下:
1.突发高热伴有寒战:黄热病初期表现为体温迅速升高至39℃以上,伴随明显寒战。发热通常持续3-4天,可能反复出现。高热期间常伴有面部潮红、结膜充血等体征,与病毒血症阶段相关。
2.剧烈头痛与全身肌肉疼痛:患者多描述头部持续性胀痛,以额叶和枕叶为主。肌肉疼痛多见于背部与四肢,活动时加重。此症状由病毒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及肌肉组织引发,严重时可能影响行动能力。
3.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消化道症状在发病后48小时内显现,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含胆汁。食欲减退与病毒对消化黏膜的刺激有关,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4.黄疸伴随肝功能异常:约20%患者进入中毒期后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肝功能检测显示转氨酶升高,胆红素水平异常。肝脏肿大并压痛,提示肝细胞广泛损伤。
5.出血倾向如鼻衄或牙龈出血:病毒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轻者表现为黏膜出血,重者可出现黑便、血尿或内脏出血,与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因子消耗有关。
黄热病进展迅速,早期症状易与流感混淆。若出现上述表现且近期有疫区接触史,需立即就医隔离。未接种疫苗者应避免前往流行区,防蚊措施至关重要。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重点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控制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