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通常预后良好,但若延误治疗或患者免疫力低下,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丹毒既可以是轻症,也可能发展为重症,关键在于及时干预。
丹毒的严重性与感染范围、细菌毒力及患者基础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典型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疼痛、发热,严重时伴随寒战、淋巴结肿大。若细菌侵入血液,可能引发败血症;感染扩散至深层组织会导致蜂窝组织炎或坏死性筋膜炎。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慢性淋巴水肿患者更易出现重症。部分患者反复发作可能导致淋巴管损伤,形成慢性淋巴水肿,影响生活质量。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但需足疗程用药避免复发。
预防丹毒需注意皮肤清洁,避免足癣、伤口等细菌入侵门户。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不可自行停药。密切监测体温和皮肤变化,出现高热、意识模糊、感染扩散需立即就医。患者应抬高患肢减轻水肿,保持创面干燥。慢性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如调控血糖、改善淋巴循环。接触患者分泌物或敷料后需彻底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恢复期加强营养支持,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