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容易大出血的原因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产道损伤,具体分析如下:
1.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内口,妊娠晚期子宫下段伸展或宫颈扩张时,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剥离,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前置胎盘出血量通常较大且反复发生,严重时危及母婴安全。
2.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剥离处血窦开放出血,形成胎盘后血肿。胎盘早剥与妊娠期高血压、外伤等因素相关,出血量取决于剥离面积和速度。
3.子宫收缩乏力:胎儿娩出后子宫肌纤维收缩不良,无法有效压迫胎盘剥离面的血窦,导致持续性出血。多胎妊娠、羊水过多、产程延长等因素会增加子宫收缩乏力风险。
4.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合并肝病、重度子痫前期或胎盘早剥时,大量凝血物质消耗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液无法正常凝固,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5.产道损伤:急产、巨大儿或手术助产可能导致宫颈、阴道或会阴部裂伤,损伤深部血管时出血迅猛,需及时缝合止血。
孕妇大出血是多种高危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干预,早期识别和规范处理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