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促排卵药物主要包括当归、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香附、丹参等。这些药材通过调理气血、补肾填精、疏肝解郁等作用,帮助改善卵巢功能,促进卵泡发育与排卵。中医治疗通常以复方为主,根据个体体质差异配伍不同药物,例如毓麟珠、五子衍宗丸等经典方剂,在临床中常用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调理。
中医认为排卵障碍多与肾虚、肝郁、血瘀等因素相关。肾主生殖,肾精不足可能影响卵泡成熟;肝气郁结易导致气血不畅,阻碍排卵;血瘀则可能造成卵泡无法顺利排出。例如,菟丝子补肾益精,能促进卵泡生长;丹参活血化瘀,有助于改善卵巢血流;香附疏肝理气,可调节内分泌功能。临床需结合月经周期调整用药,卵泡期侧重滋肾养阴,排卵期加强活血通络,黄体期注重温肾助阳,形成周期性治疗方案。
使用中药促排卵需严格遵循辨证论治原则,避免自行滥用。部分药材如附子、肉桂性质温热,阴虚火旺者慎用;长期服用活血药可能引起经量过多,需定期复诊调整方剂。服药期间需监测基础体温或B超观察卵泡发育,配合规律作息与情绪管理。西药促排治疗者若联合中药,应告知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孕妇、过敏体质或患有严重内科疾病者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确保安全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