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琥珀属于平性药材,既非寒性也非热性。琥珀味甘,性平,归心、肝、膀胱经,具有安神定惊、活血散瘀、利尿通淋等功效。传统中医理论中,药材的寒热温凉属性与其功效密切相关,而琥珀的平性特点使其适用范围较广,不易因寒热偏性引发不适。
琥珀的形成源于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化石,历经千万年地质作用而成。其药性平和,既能镇静安神,改善失眠惊悸,又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血瘀疼痛,还能利水通淋,辅助治疗小便不利。与寒性药材不同,琥珀不会损伤脾胃阳气,适合长期调养;相较于热性药材,又不会助火生燥,因此广泛应用于心肝血虚、瘀血阻滞及淋证等病症。临床常与朱砂、酸枣仁等配伍增强安神效果,或配合当归、川芎以加强活血作用。
使用琥珀需注意鉴别真伪,天然琥珀质地轻、摩擦有静电效应,而伪品可能由合成树脂制成。内服多研末冲服或入丸散,用量一般1-3克,过量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孕妇慎用活血功效较强的琥珀制剂,避免影响胎元。外用时需防止过敏反应,破损皮肤避免直接接触。贮藏应避光防潮,以保持药效稳定。由于琥珀可能与其他镇静类药物产生协同作用,联合使用需咨询中医师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