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需进行肝功能检测、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腹水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肝功能检测:通过血液分析评估肝脏合成与代谢能力,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胆红素异常反映胆汁排泄障碍,白蛋白降低表明合成功能受损。胆碱酯酶水平可辅助判断肝脏储备功能,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可能与胆汁淤积相关。
2.影像学检查:超声可观察肝脏形态、脾脏肿大及门静脉宽度,CT或磁共振能更精准显示肝内结节、血管走向及并发症。弹性成像技术可量化肝脏硬度,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肝癌。门静脉造影可评估侧支循环形成情况。
3.内镜检查:胃镜直接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判断破裂出血风险。发现红色征或糜烂需紧急干预。肠镜排除消化道其他病变,胶囊内镜适用于小肠评估。内镜下止血治疗如套扎或硬化剂注射可预防出血。
4.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减少提示脾功能亢进,白细胞异常可能合并感染。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预示出血倾向。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需警惕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腹水检查:穿刺液分析区分漏出性与渗出性,测定白蛋白梯度鉴别门脉高压。细胞计数判断是否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培养明确病原体。生化检测包括乳酸脱氢酶、葡萄糖,肿瘤标志物筛查恶性腹水。
肝硬化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饮食以低盐高蛋白为主,出现呕血或意识障碍立即就医。保持情绪稳定,适度活动防止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