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该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呼吸道结构特殊,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婴幼儿肺炎的病因多样,常见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等。病毒性肺炎多见于秋冬季,起病较急,常伴随高热和喘息;细菌性肺炎则可能由肺炎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症状包括咳嗽、痰液黏稠等。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症状相对较轻但病程较长。诊断时需结合临床表现、肺部听诊及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明确病因。治疗上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病毒或抗生素药物,同时辅以退热、止咳等对症支持治疗。
预防婴幼儿肺炎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婴儿免疫力,按时接种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幼儿精神状态和呼吸状况,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和水分摄入,避免盲目使用止咳药以免抑制排痰。康复后仍需注意防护,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