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综合方案,包括抗病毒治疗、戒酒与营养支持、利尿剂与白蛋白应用、内镜介入治疗、肝移植。具体分析如下:
1.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或丙肝导致的肝硬化需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或索磷布韦,抑制病毒复制可延缓肝功能恶化。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纤维化程度可能减轻,但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及肝功能指标。
2.戒酒与营养支持:酒精性肝硬化必须严格戒酒,同时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严重营养不良者需肠内或肠外营养干预,纠正低蛋白血症,必要时联合支链氨基酸制剂改善代谢紊乱。
3.利尿剂与白蛋白应用:腹水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并口服螺内酯联合呋塞米利尿,严重低蛋白血症者静脉补充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顽固性腹水可行腹腔穿刺放液,但需同步补充白蛋白防止循环功能障碍。
4.内镜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需紧急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止血,术后口服普萘洛尔降低门脉压力。反复出血或肝功能尚好者可考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缓解门脉高压。
5.肝移植:终末期肝硬化合并肝衰竭、肝癌等需评估肝移植指征,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防止排斥反应。移植前需控制感染、改善营养状态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治疗过程中需动态评估肝功能分级,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警惕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合并感染时应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消化道出血者需禁食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定期随访超声、胃镜等检查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