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韧带损伤后应充分休息避免加重损伤、进行冷敷缓解肿胀疼痛、使用支具固定保护关节、逐步开展康复训练恢复肌力、必要时考虑手术修复断裂韧带。具体分析如下:
1.充分休息避免加重损伤:髌韧带损伤后需立即停止运动或负重活动,减少韧带受力。急性期应保持患肢抬高,避免行走或站立时间过长。休息时间根据损伤程度而定,轻度损伤需2-4周,重度可能需数月。过早活动可能导致韧带松弛或二次损伤,影响愈合效果。
2.进行冷敷缓解肿胀疼痛:损伤初期48小时内可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内出血,缓解局部炎症反应。注意避免皮肤冻伤,可用毛巾包裹冰袋。肿胀消退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3.使用支具固定保护关节:佩戴膝关节支具或护膝可限制关节异常活动,减轻韧带负荷。支具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轻度损伤用弹性护膝,完全断裂需铰链式支具。固定期间需定期调整松紧度,避免压迫血管或皮肤磨损。
4.逐步开展康复训练恢复肌力:肿胀减轻后开始被动关节活动,如仰卧位直腿抬高。2-3周后增加静力性收缩训练,如坐位压膝。后期进行抗阻训练,如靠墙静蹲、台阶训练。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以无痛为原则,避免突然发力。
5.必要时考虑手术修复断裂韧带:完全断裂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缝合韧带,术后石膏固定4-6周。术后早期进行踝泵训练预防血栓,拆除石膏后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手术效果与康复训练密切相关,需严格遵循医嘱。
恢复期间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组织修复。饮食需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促进韧带胶原合成。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不可自行判断恢复情况。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