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骨折可能出现桡神经损伤、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关节僵硬、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具体分析如下:
1.桡神经损伤: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容易牵拉或压迫桡神经,导致手腕下垂、伸指功能障碍。神经损伤多为暂时性,但严重者需手术探查修复。早期发现可通过肌电图评估神经功能,保守治疗包括支具固定与营养神经药物,3-6个月无恢复需考虑松解术。
2.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局部血供不足、固定不牢或感染等因素可导致愈合异常。临床表现为持续疼痛与异常活动,X线显示骨折线清晰。需调整固定方式或植骨手术,配合高压氧治疗促进成骨。吸烟与糖尿病会显著增加风险。
3.关节僵硬:长期制动引发肩肘关节粘连,表现为活动范围受限。伤后2周内开始被动活动可预防,已发生者需阶梯治疗,从康复训练到手术松解。热敷与超声波能缓解软组织挛缩。
4.血管损伤:骨折端刺破肱动脉可能导致肢体缺血,表现为苍白、无脉及剧痛。需紧急手术吻合血管,6小时内未处理易致肌肉坏死。合并休克时需优先扩容,血管造影明确损伤范围。
5.骨筋膜室综合征:筋膜腔内压力升高阻碍血液循环,表现为肿胀、疼痛及感觉异常。确诊需测压,超过30mmHg需切开减压。延误处理将导致Volkmann挛缩,后期功能重建困难。
骨折后需定期复查影像,避免过早负重。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出现异常肿胀或麻木立即就医。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与骨质疏松,降低二次骨折风险。严格遵医嘱调整固定强度,防止内固定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