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尿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代谢废物蓄积、肾功能损伤、血压升高、器官功能衰竭。具体分析如下:
1.水电解质紊乱:少尿导致体内水分排出减少,钠钾等电解质无法正常排泄,引发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失衡状态。高钾血症可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低钠血症会引起脑细胞水肿出现意识障碍。
2.代谢废物蓄积:尿液是尿素氮、肌酐等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少尿时这些物质滞留血液形成尿毒症,表现为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严重时毒素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3.肾功能损伤:持续少尿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因缺血缺氧发生坏死,肾脏结构遭到破坏。急性肾损伤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病,最终需要透析替代治疗。
4.血压升高:少尿导致体液潴留,血容量增加使心脏负荷加重,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引发血管收缩,两者共同促使血压急剧上升,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
5.器官功能衰竭:少尿引发的内环境紊乱会累及全身,心脏因高钾和容量负荷出现心力衰竭,肺部因液体渗出导致呼吸窘迫,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少尿最严重的终末结局。
出现少尿需立即就医监测尿量及肾功能指标,避免自行使用利尿药物或过量饮水。日常需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减少肾毒性药物摄入,保持合理水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