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头晕目眩恶心时,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突然移动、测量血压血糖排除异常、适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调整头部位置缓解症状、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安静休息避免突然移动:头晕目眩恶心时需立即坐下或躺下,减少头部活动,避免因姿势改变加重症状。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强光或噪音刺激。静止状态有助于减轻前庭系统负担,待症状缓解后再缓慢活动。若伴随呕吐需侧卧防止窒息,切勿强行站立行走。
2.测量血压血糖排除异常:使用家用血压计检测血压,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引发眩晕。糖尿病患者需快速测量指尖血糖,低血糖会导致冷汗和恶心。发现数值异常时可先按医嘱服用常规药物,若持续不缓解或出现意识模糊需立即联系医疗人员。
3.适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夏季或服药后易出现脱水性眩晕,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淡盐水,每次不超过100mL。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部。可观察尿液颜色,深黄色提示需加强补水。合并心脏病者需控制总量,防止加重心脏负荷。
4.调整头部位置缓解症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可尝试Brandt-Daroff训练,坐床边将头向患侧转45度后快速侧卧,保持30秒后坐起。改变体位时动作需缓慢分段进行,避免快速抬头或翻身。颈椎病患者可用软枕保持头部中立位。
5.及时就医查明原因:症状持续超过2小时或反复发作需就诊,特别伴随头痛、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时需急诊处理。就医前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和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晕药物掩盖病情。耳鼻喉科或神经科专科检查可明确前庭或中枢病变。
出现相关症状时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日常控制食盐摄入量。定期检查基础疾病管理情况,遵医嘱调整降压药或降糖药剂量。家中移除地毯等易绊倒物品,浴室安装防滑垫和扶手。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晨起时先在床边坐立片刻再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