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气胸护理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控制氧疗浓度、避免过度刺激、维持适宜体位。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气胸可能导致呼吸困难,需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确保气道无阻塞。若出现发绀或呼吸急促,应立即检查气道是否通畅,必要时使用吸痰设备轻柔操作。避免频繁搬动,减少对呼吸道的干扰。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测量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记录变化趋势。气胸可能引起循环不稳定,需警惕血压波动或心律失常。使用监护设备持续观察,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护人员。监测体温避免低体温或发热,维持内环境稳定。
3.控制氧疗浓度: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氧流量,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使用经皮血氧仪动态监测,维持血氧在安全范围。氧疗时注意湿化气体,减少呼吸道干燥刺激。若需机械通气,严格按医嘱设置参数。
4.避免过度刺激: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或检查,降低哭闹和挣扎。护理动作轻柔,避免按压胸部。喂奶时选择小量多次,防止呛咳或腹胀加重呼吸困难。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
5.维持适宜体位:将新生儿头部抬高15-30度,促进肺部扩张。避免仰卧位压迫胸腔,可侧卧或半侧卧交替。更换体位时动作缓慢,防止气胸加重。注意观察体位调整后的呼吸改善情况。
护理过程中需严格消毒器械,防止感染。观察有无皮下气肿或胸廓不对称,及时反馈医生。喂养时注意奶量控制,避免胃肠胀气影响呼吸。家属需配合医护人员,避免擅自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