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睾丸炎是否影响生育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综合判断。多数情况下,及时规范的治疗不会对生育能力造成长期影响,但若延误治疗或反复发作,可能损伤睾丸生精功能,导致成年后生育力下降。
睾丸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腮腺炎病毒、大肠杆菌等。炎症会导致睾丸肿胀、疼痛,严重时可能破坏生精小管结构。儿童时期睾丸处于发育阶段,生精上皮对炎症更为敏感。轻度炎症在及时抗感染治疗后,睾丸功能可完全恢复。但若发展为化脓性睾丸炎或合并睾丸缺血,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生精细胞损伤。腮腺炎性睾丸炎尤其需警惕,约10%-30%的病例可能出现睾丸萎缩。双侧睾丸同时受累或反复炎症发作,生育风险会显著增加。
发现阴囊红肿、疼痛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充血。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恢复期定期复查超声和精液分析青春期后,评估睾丸发育和生精功能。注意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避免泌尿系统逆行感染。日常保持生殖器清洁,选择宽松透气的内衣。若出现睾丸萎缩等后遗症,青春期前可咨询内分泌科,成年后需进行生育力评估。早期干预和长期随访对保护生育功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