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是一种严重的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胀、呕吐、血便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该病常见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病因与肠道缺血、感染及喂养不当等因素相关。
早期症状包括喂养不耐受、胃潴留或轻度腹胀,随后可能出现胆汁性呕吐、腹泻或血便。随着病情进展,腹胀加重,腹壁可能出现红肿或变色,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部分患儿伴随体温不稳定、呼吸暂停、心率增快或休克等全身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或肠穿孔征象,实验室检查可能显示感染指标升高或代谢性酸中毒。
预防与治疗需密切监测高危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提倡母乳喂养,避免过度或过快增加奶量。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暂停喂养并进行胃肠减压,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严重病例需外科干预,切除坏死肠段。护理过程中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继发感染。早期识别与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家长与医护人员应高度警惕相关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