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护理需注意密切观察发作征兆、确保安全防护避免意外伤害、规范用药并监测不良反应、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情绪压力、保持规律生活作息。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观察发作征兆:癫痫性精神障碍可能出现前驱症状,如情绪异常或感知觉变化。护理时应记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伴随表现,便于调整治疗方案。发作前可能出现焦虑或幻听,需及时安抚并移除危险物品。观察瞳孔变化或肢体抽搐特点,有助于鉴别发作类型。发作后可能出现意识模糊,需防止跌倒或自伤。
2.确保安全防护避免意外伤害:发作时易因抽搐导致碰撞或窒息。床边应设置软质护栏,移除尖锐物品。发作期间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唾液阻塞气道。避免强行约束肢体,以免骨折。外出时需有人陪同,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恢复期可能伴冲动行为,需限制危险物品接触。
3.规范用药并监测不良反应:抗癫痫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漏服或擅自停药可能诱发发作。注意观察皮疹、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定期复查血药浓度。合并精神症状时需评估药物相互作用。服药后可能出现嗜睡,需避免突然体位改变。
4.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情绪压力:疾病反复发作易引发自卑或抑郁情绪。护理时应耐心倾听,避免歧视性语言。鼓励参与社交活动,但避免过度刺激。通过健康教育纠正错误认知,增强治疗信心。家庭支持尤为重要,需指导家属避免过度保护。
5.保持规律生活作息:睡眠不足或疲劳易诱发发作。建议固定作息时间,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饮食需均衡,限制咖啡因及酒精摄入。避免长时间看电视或强光刺激,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
护理过程中需关注个体差异,不同发作类型对应措施有所区别。环境应保持安静,减少声光刺激。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家属需掌握急救方法,如发作超过5分钟应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