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发炎时不宜采耳。采耳可能加重炎症或导致感染扩散,甚至损伤外耳道皮肤,延缓恢复进程。
外耳道发炎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疼痛、瘙痒、分泌物增多或听力下降。此时外耳道皮肤处于充血、水肿状态,抵抗力较弱。采耳工具若未严格消毒,可能引入新的病原体,加重感染。采耳过程中可能刮伤外耳道,破坏皮肤屏障,使炎症更难控制。若炎症已伴随鼓膜穿孔,采耳还可能损伤中耳结构,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外耳道发炎期间应避免自行采耳或到非专业机构处理。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或抗真菌药物。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进水或频繁掏耳。若需清洁,可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口,切勿深入。游泳或洗澡时可使用耳塞防止感染加重。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剧烈疼痛、发热、听力明显下降,需立即复诊,排除其他耳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