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冒可能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发热。具体分析如下:
1.鼻塞:新生儿鼻腔狭窄,感冒时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通气不畅,表现为呼吸声粗重或张口呼吸,可能影响吃奶和睡眠。鼻腔分泌物增多但无法自行排出,需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后轻柔清理。
2.流涕:初期多为清水样鼻涕,随着病程发展可能变黏稠。分泌物倒流至咽喉可能引发呛咳,需抬高头部并保持环境湿度,避免干燥刺激加重症状。
3.打喷嚏:鼻黏膜受刺激后的反射性动作,常伴随鼻塞出现。频繁打喷嚏可能导致短暂呼吸暂停,需观察是否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如面色发绀。
4.咳嗽: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喉部发痒引发,多为干咳或带痰音。新生儿咳嗽力量弱,痰液易滞留,需警惕发展为支气管炎,避免平躺时痰液阻塞气道。
5.发热:体温超过37.5℃需警惕,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出现高热或体温波动。物理降温时禁用酒精擦拭,优先减少衣物并用温水敷额头。
新生儿免疫系统未成熟,症状进展快,出现异常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退热药和止咳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哺乳期母亲饮食清淡,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密切观察精神状态、进食量和尿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