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乙肝病毒数量需要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结合科学的生活方式管理。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会导致肝脏损伤,及时控制病毒载量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目前医学界推荐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这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长期使用可使大部分患者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下限。
抗病毒治疗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病毒DNA定量、肝功能等指标评估疗效。治疗期间不可擅自停药或减量,否则可能导致病毒反弹甚至耐药。对于符合干扰素治疗条件的患者,可考虑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部分患者有望实现功能性治愈。除药物治疗外,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劳累有助于免疫系统恢复。酒精会加速肝纤维化进程,必须严格戒酒。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结构可减轻肝脏负担,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需注意抗病毒药物需长期坚持,即使病毒载量转阴也不代表彻底清除病毒。定期复查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避免使用不明成分的偏方或保健品,防止加重肝脏代谢负担。育龄期患者如有生育需求,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时需告知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疫苗接种可预防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家庭成员应检测乙肝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