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面瘫主要通过刺激面部经络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神经压迫,帮助恢复面部肌肉功能。面瘫多因风寒侵袭或气血不畅导致,针灸能疏通经络、祛风散寒,对急性期和恢复期均有较好效果。
治疗时,常选取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合谷等穴位。阳白位于前额,可改善额肌无力;四白在眼眶下,缓解眼睑闭合不全;地仓和颊车调节口角歪斜;远端取合谷穴,增强整体疗效。针刺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配合电针或艾灸加强刺激。急性期以祛邪为主,恢复期侧重补益气血,疗程通常需10-15次,每周3-5次。部分患者配合拔罐或中药外敷,可加速康复。
针灸治疗需注意面部消毒,避免感染。体质虚弱或孕妇慎用强刺激手法。治疗期间避风寒,忌冷水洗脸,避免过度疲劳。若出现眩晕或出血,立即停止操作。面瘫初期1周内疗效最佳,延误治疗可能影响恢复。部分患者需结合营养神经药物或康复训练。针灸后局部酸胀属正常反应,但持续疼痛需及时就医。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发物,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