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破裂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破裂原因和范围。轻微穿孔可能自行愈合,严重损伤则可能影响听力或引发感染,需及时就医。
耳膜是分隔外耳和中耳的薄膜,具有传导声音和保护中耳的作用。外伤、感染、气压骤变或异物损伤均可能导致穿孔。小范围穿孔通常症状较轻,表现为短暂耳痛、耳鸣或少量出血,多数在数周内自愈。大面积穿孔或继发感染时,可能出现明显听力下降、持续耳痛、眩晕或耳道流脓,需通过耳镜检查和听力测试评估损伤程度。中耳炎引起的穿孔可能反复发作,延误治疗可能引发乳突炎甚至颅内感染。
避免自行掏耳或向耳内滴药,防止加重损伤。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或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擤鼻涕需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中耳压力变化。出现持续耳痛、发热或脓性分泌物时,应立即就诊。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预防感染,严重穿孔需手术修补。飞行或潜水前应确认耳膜状态,避免气压伤。儿童需特别注意中耳炎早期治疗,减少穿孔风险。定期复查可监测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