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洞发肿时建议暂时取下耳钉。肿胀通常由感染或局部刺激引起,继续佩戴耳钉可能加重摩擦或阻碍分泌物排出,不利于恢复。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耳洞刚打不久未满6周,强行取出可能导致闭合,此时应优先处理炎症而非直接摘除。
耳洞肿胀常见于护理不当或过敏反应。穿刺后伤口处于敏感期,金属耳钉可能引发镍过敏,或沾染细菌导致感染。肿胀伴随疼痛、流脓时,需用无菌棉签清理分泌物,并用生理盐水或医用酒精消毒。若耳钉为医用钢或钛材质且无严重感染,可保留耳钉便于消毒,但需每日旋转避免粘连。肿胀持续加重或发热,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
处理肿胀耳洞时需保持双手清洁,避免触碰污物。消毒时不可使用双氧水或碘酒,以免刺激伤口。耳钉取下后需浸泡在消毒液中,恢复前避免重新佩戴。睡觉时避免压迫耳垂,减少拉扯。恢复期间暂停使用耳坠等重物,选择轻便耳钉。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食物刺激炎症。若对普通金属过敏,恢复后建议更换为纯金、纯银或生物陶瓷耳钉。穿刺后6周内即使消肿也不建议长时间不戴耳钉,防止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