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不属于性病范畴。该疾病是由念珠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引起的常见妇科感染,其发生与阴道微生态失衡、免疫力下降、抗生素滥用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非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播。虽然性行为可能影响阴道环境,但性传播并非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及医学界均未将其归类为性传播疾病。
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机制涉及多重因素。正常健康女性阴道内存在少量念珠菌,与其它微生物维持动态平衡。当机体抵抗力减弱、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妊娠期激素变化或患有糖尿病时,阴道内环境改变可能导致念珠菌大量增殖。典型症状包括外阴瘙痒、豆渣样白带及排尿灼痛,临床诊断需结合分泌物镜检或培养。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如克霉唑栓剂或口服氟康唑,伴侣通常无需同步治疗,这与性病的处理原则存在本质区别。
预防霉菌性阴道炎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合理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治疗期间应暂停性生活,使用安全套不能完全预防复发。频繁发作每年超过4次需排查潜在诱因,必要时进行巩固治疗。需警惕将妇科炎症污名化的错误认知,若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而非自行用药,避免混淆性病与普通阴道炎的概念导致不必要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