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积水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泌尿系统感染、肾脏发育异常、高血压、腹部肿块或疼痛。具体分析如下:
1.肾功能受损:肾积水使尿液无法正常排出,肾盂内压力持续升高,肾实质长期受压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严重时肾单位逐渐萎缩,肾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若双侧肾脏受累,可能引发慢性肾功能不全,需及时干预以避免不可逆损害。
2.泌尿系统感染:积水尿液滞留易滋生细菌,增加肾盂肾炎或膀胱炎风险。反复感染可能加重肾脏损伤,甚至引发脓毒血症。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尿频、排尿疼痛等症状,需通过尿液检查及抗感染治疗控制病情。
3.肾脏发育异常:婴幼儿肾脏处于发育阶段,长期积水可能影响肾实质生长及集合系统结构。肾盂扩张可能导致肾皮质变薄,影响肾脏正常形态与功能,部分患儿成年后可能出现肾功能代偿不足。
4.高血压:肾积水导致肾脏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血管收缩及血压升高。儿童高血压可能无症状,但长期未控制会损害心脏、血管及脑部,需定期监测血压并处理原发病因。
5.腹部肿块或疼痛:重度肾积水患儿可在侧腹部触及包块,伴随胀痛或绞痛。疼痛多因肾盂压力骤增或输尿管痉挛引起,可能间歇性发作,需通过影像学评估积水程度并决定是否手术引流。
发现小儿肾积水应尽早就医,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碰撞。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积水变化,遵医嘱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饮食需清淡,减少高盐食物摄入。观察排尿情况与体温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诊。